新华网北京4月28日专电题:以大众娱乐载体传播古典文学名著
——红楼梦中人海选启示录
新华社记者韩力明
4月的春风里,红楼梦中人全国总决赛拉开了帷幕。伴随着选手的激烈角逐,红楼文化的魅力日益彰显,从电视节目的热播到新华书店的抢购,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轮“看红楼、读红楼、说红楼”的热潮。
原则:立足原著 突出文化
近年,形形色色的电视选秀节目此起彼伏。北京电视台主办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就在这种“选秀审美疲劳”的背景下开场了,从2006年8月启动以来,它以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吸引了广大观众。
短短的3个月内,以北京为龙头的全国十大赛区的比赛全面铺开,大大小小数十场初赛、复赛扣人心弦,今年4月启动的全国总决赛则将收视率推向高潮。
据红楼梦中人制片人刘学军介绍,红楼梦中人选秀的消息一发出,立即引来了热烈响应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报名人数在百万以上。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大众参与,组委会在海选之初就确定了尊重原著、突出文化、贴近角色的思路,并请来红学专家,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争论和疑问进行勘正。在选拔阶段,组委会要求各赛区坚持专业化原则,从角色感觉、演技水平、学识素养等方面严格要求,选拔人才。
红楼梦中人全国总决赛总导演齐海民告诉记者,红楼节目组流传着一句话:“没想法了去翻《红楼梦》,没点子了再去翻翻《红楼梦》”。对于策划和导演来说,《红楼梦》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。本着尊重原著、定位准确、不说大话、不恶搞的原则,创作者们写出了一稿又一稿的提纲和脚本,力图将平民选秀与民族的精粹文化相融合,在舞台上还原经典,在满足百姓审美需求的同时,引导大众的审美趣味。
总决赛评委、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齐士龙认为:这场红楼选秀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文化味儿。
影响:让年轻人走近古典名著
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来说,《红楼梦》中的人物,无疑是陌生而遥远的。红楼梦中人的启动,恰恰给了现代年轻人一个走近名著、了解名著的契机。
据组委会介绍,参赛的选手们几乎人手一本《红楼梦》,说起对表演片断的理解和红楼知识的掌握,不少人如数家珍。而仅仅在几个月之前,这些平时听HIP-POP、吃麦当劳的“80后”们,谈到《红楼梦》和中国传统文化时知之甚少。用一位宝玉选手的话说:“我们现在天天生活在《红楼梦》的世界里,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‘古典味儿’。”这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,蕴涵的是无数的心血与付出。
节目播出后,组委会接到无数电话,一位观众表示,看到孩子们对红楼知识的日益长进,我们感到这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节目,这是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做一件有益社会的好事。进入决赛以来,每个周末守在电视机前,看红楼梦中人,重温经典、讨论红学,已经成了不少百姓的消遣方式。
据了解,这次海选活动激发了大众的兴趣,网站的点击率上升,越来越多的人捧读《红楼梦》,书店中各类有关红楼梦的书籍热销,红楼选秀使《红楼梦》受到了大众的关注。
尝试:以大众娱乐形式推介古典文学名著
电视娱乐节目一向以流行与大众化见长,中国古典名著则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人物形象著称。红楼梦中人巧妙地把大众化的节目形式和弘扬民族文化结合起来,把古典名著和现代传播手段结合起来,把紧张激烈的比赛和精细微妙的鉴赏结合起来,营造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空间。同时,也把选秀节目做得更有文化、更有品位。
谈及大众娱乐节目的“俗”与古典名著的“雅”,齐海民认为,二者的成功结合在于找好它的结合点。比如《红楼梦》,一方面它是一部精深的文学名著,红学研究孕育了一代代学者和论著;另一方面提起贾宝玉、林妹妹和宝姐姐,民间几乎家喻户晓。所以遴选宝、黛、钗就成了海选一开始便高举的大旗,这样的宣传让百姓觉得亲近、有参与感。
此外,选秀活动在比赛赛制和环节设计上都下足了功夫。比如加入根据《红楼梦》情节编写的折子戏,让观众直观地欣赏和评判选手的表演水准;加入红楼知识问答,在测试选手的同时,让观众重温红楼经典。加入才艺表演,增添了舞台亮色,同时展现了选手多方面素质。这些环节让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感,在感受比赛气氛的同时,也增长了传统文化知识。这一切,都为红楼梦中人的广受关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和谐文化的发展呼唤多元性。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或许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,在斥责低俗文化的同时,电视人应努力创造出优秀的文化模式去引导观众。选秀并非是一种走不下去的节目形式,关键在于赋予它什么样的文化内涵。
红楼梦中人选秀在继续,在即将到来的5月赛季,人们期待着看到更精彩的赛事。